從鳥仔腳,談衰弱症與肌少症

發佈日期 : 2021-12-29

從鳥仔腳,談衰弱症與肌少症

 

根據人口資料推估,台灣老年人口年齡結構快速高齡化,2020年85歲以上的超高齡人口占65歲以上老年人口的10.7%,2070年將增長至27.4%,老化速度比日本還快,相當值得注意。

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賴柏亘醫師指出,衰弱症與肌少症是高齡長者面對老化最常見的問題。俗話說:人老腳先衰,樹枯根先竭,就是如此。許多長者的雙下肢常有肌肉萎縮現象,就像俗稱的鳥仔腳;更甚者,長者也常愈走愈慢,這些都是衰弱症和肌少症的現象。

衰弱症和肌少症的盛行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升高,且常伴隨失能、跌倒、受傷,因此增加住院及機構入住率;其發生源自多重因素,除自然老化外,其他如內分泌變化、營養不良、活動減少和環境壓力等,也會相互影響,所以常見高齡長者因為一次的住院而臥床失能。對於此一狀況,賴柏亘醫師說,在高齡醫學部病房會依據病人情形,鼓勵盡早下床活動,以避免和減少住院中失能之產生。

有位75歲的阿嬤本身是鳥仔腳的長者,平時飲食攝取蛋白質偏低,有高血壓、骨質疏鬆病史,獨自居住生活,日常功能全可自理。後來因吸入性肺炎、發燒、低血鉀,造成急性功能衰弱住院治療,臥床20多天合併鼻胃管及尿管留置,轉介至高齡醫學部病房,經訓練及復能後移除尿管,可持助行器行走。出院返家後再結合復健,已可不需輔具自行行走,出院2個月後移除鼻胃管。

賴柏亘醫師指出,預防總是最好的醫療選項,提早注意及介入是對付衰弱症和肌少症的重要關鍵。首先,藉由小腿圍測量和問卷可以自評肌少症,衰弱也可以問卷自評,有懷疑或需要進一步評估,建議可求診高齡醫學門診。

在介入部分有2個重點:營養要夠、運動要足。營養方面要增加蛋白質,如「奶蛋魚豆肉」類的攝取,且注意有無涉及可能營養不良的嗆咳問題;運動方面量要足夠,因為根據研究,高齡長者久坐不動1小時,就會增加1/3肌少症的風險。

成大醫院在高齡醫學的發展卓越超群,2020年成立高齡照護中心,提供高齡長者一站式老年周全性評估服務。賴柏亘醫師提醒,有衰弱、近期功能衰退、老年病症候群、多重慢性疾病、頻繁住院就診等問題的高齡長者,建議應接受老年周全性評估,以發掘高齡長者潛在的照護問題,降低後續失能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