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5.01康世浩、蔡漁環保藝術展
康世浩、蔡漁環保藝術展
作者:康世浩
專長及專業領域:水墨、油畫、粉彩、瓷版畫、環保創意、創意商品
生於台灣台南市
席德進老師入間弟子,1982年成為江明賢老師入室弟子,在兩位老師門下鑽研各種繪畫創作長達二十年。
多年來參加台南美術家聯展、全國美展、台南縣、市文化中心個展。
曾代表台南市參加紐西蘭書畫展。
曾客居法國巴黎創作;曾任新市國中美術老師;曾任國立台南高工社團教師。
台灣藝術進駐交流協會監事、國立生活美學館婦幼工作站推行委員,畫作廣為各方人士收藏。
自1993年個展至今約40餘個展覽,參展及得獎無數。
2016年三幅畫作參加香港 保利拍會。
出版品:
康世浩水墨畫集
康世浩台灣野鳥系列
海鮮系列
台灣鄉土蔬果系列
台灣鄉土佛像系列
崇藝術 蔡漁 康世浩畫集
獲獎:
全國美展入選
榮獲美國頒發傑出藝術家獎章
參展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榮獲銀牌獎
日本東京都美術館銀牌獎
作者:蔡漁
專長及專業領域:梅花水墨畫、多媒彩、文字畫、珠寶設計
蔡漁從「畫梅聖手」到「文字畫派」
1981年曾在新加坡畫展,被評為-畫梅聖手,走訪世界交十餘國, 經歷無數展覽,入選現代名人。自小師承名家朱玖瑩老師及蔣承贊老師,習字畫,紮下蔡漁書畫深厚基礎,更是創立文字畫派的淵源,對漢字之美有著獨到見解『中國古文字象形味之濃,結構之古拙,顯得精華內斂,沈穩迷人,讓人感到充滿奧秘』。
於1983年歐洲之行開啟蔡漁新視窗,毅然決然封筆畫梅,從傳統畫法走向多媒材創作,並將文字畫視為一生使命及追求。
文字的創造與演化是漫長的歷史過程,從圖畫到符碼,不僅記錄了具體的事物,更傳遞了人類的思想和感情,象形文字的造形藝術之美,藉由文字將此刻的想法抒發,刻寫成生命行走過的紀錄,畫等於字、字等於畫,更讓人了解每一字的真諦。
出版品:
1981 蔡漁 梅花專集出版
1991 蔡漁 新意象書畫專集出版
1995 蔡漁 文字畫CD畫集
1996 蔡漁 文字畫月曆畫集
1997 蔡漁 十二生肖文字畫CD畫集
1998 蔡漁 黃金畫集出版
1999 蔡漁 魚躍龍門年曆出版
2001 蔡漁 心畫集
2002 蔡漁 文字畫集
2009 漢字珍寶
2012 大地之母-漢字森林
2015 崇藝術 蔡漁 康世浩畫集、漢字點亮心燈
獲獎:
美國頒發傑出藝術家金牌獎章
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榮獲銀牌獎
日本東京都美術館銅牌獎
馬來西亞 亞洲菁英創意藝術獎
金卓獎 推動漢字文化藝術貢獻獎
展覽⼤綱/創作理念
地球只有一個,藝術家以環保為概念,將老祖母時代的洗衣板為創作,讓大家可以”思古幽情”。將切菜板塗上色彩,重新賦予新的創意。化腐朽為神奇,是這次展出的環保主軸,讓大家能知福、惜福、再造福。























